库存指数高企 进口车市加速结构调整
2015-12-14 来源:本站原创
2015年1-10月,我国进口汽车累计进口88.8万辆,同比下滑24.1%,10月单月下滑达26.4%;前10月终端累计销量75.4万辆,同比下滑21.2%。进口量与销量的“双降”,令进口车库存比居高不下。
曾经在进口车市场,大排量、超豪华车是主流,如今“实用主义”占据了上风,与国产车消费趋势类似,中小排量的进口车数量最多。来自中国进口车市场数据库存的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的进口车中,1.5L-2.0L排量区间的车以39.2%的份额占据了最大的排量区间,而对比2009年至今的数据发现,以往进 口车市场,呈高端化、个性化的特点,3.0L、4.0L的大排量汽车占比较大,但如今4.0L排量的汽车占比已非常小。
近年来,包括宝马、英菲尼迪、捷豹路虎在内的多家车企,引进车型国产后都推出了长轴矩的加长版,以满足中国车主对于车内空间更宽大的需求。同时在价格与服务方面,国产车型也有其较大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理性地选择国产车型替代进口车。
根据罗兰贝格此前发布的《2015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如今汽车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正从60后、70后向80后、90后倾斜,相比上一代消费群体,这些年轻用户的购车偏好则倾向于兼具经济性和个性化的“实用主义”,汽车的“炫耀”性功能渐渐隐退。
消费者心态的变化以及合资车企本土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汽车进口量逐渐减少。为此,车企与经销商们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加大在热门品类如小排量车型与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并以此拉动销量增长。
大众汽车从年初开始,不仅其“家族化”战略以小排量紧凑型车(朗逸、桑塔纳)为切入点,而且2015年推出的新能源车(e-up!与高尔夫GTE)亦选择“实 用主义”为切入点。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还有Jeep品牌,其“破天荒”地推出自由侠车型,实际也是对小排量的一次试水。此外,在与经销商协同合作方面,厂商 还需投入更多精力,来建立更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长远发展。近两年来,受累于市场下行影响,很多进口车品牌与经销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已陷入僵局,于是 不少品牌从去年开始,进行了针对此事的“专项治理”,具体包括优化库存结构、售价调整、增加营销投入、新品接连上市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