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 警惕产能过剩
2016-02-15 来源:本站原创
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屡创新高,带动原料采购量猛增,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04万辆,较上一年增长3.3 倍。但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减少0.75%。供需紧张的市场关系造就了2015年产业加码和 增产的季候风。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已有和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已达到330亿瓦时,并且有进一步扩大产能的趋势,未来将释放的产能巨大。据中国有色金属 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16年下半年动力电池或将实现基本平衡,2017年即可能出现总体过剩。
绿色发展是近几年国家强调的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这门功课是锂行业的当务之急。“跨界玩车”是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潮流,首当其冲 的是互联网企业,2015年“BAT”等各大互联网公司先后发布“造车”计划,力求打造“互联网 智能汽车”概念;经验丰富占领高地的行业制造企业,多氟多、宁波杉杉、亿纬锂能、西部资源、中聚电池、江特电机、比克电池、厦门华锂等多元化企业进军新能 源汽车行业。随着跨界和产业链的延展,企业如何做好主业,在提升续航里程上同时提高安全系数,解决核心技术问题,风尚潮流过后实用性能更被消费者接受,不 造成产能浪费,才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之道。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大量投产,尾端产业——汽车旧电池回收产业这座宝藏逐渐显露。有机构分 析,2015年动力锂电池累计报废量约为2万-4万吨,2020年将达到12万-17万吨。大量的报废电池何去何从,如何综合利用,将成为行业的痛点。对 废旧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有效回收、再生利用和妥善处置,不仅能切实提升电池利用效率、创造新的利润空间,避免了废旧电池污染土壤,更能促进行业循环经济发 展,完成锂电行业的完整产业链,使得这个朝阳的绿色产业到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
总之,随着高端数码锂电池和动力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锂电池制造趋向“无人化、信息化、数字化”。在锂电池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的形势下,产品低 端、技术落后、盲目上马的锂电企业应时刻警惕,布局转型升级,提升科学技术、专利优势及对细分市场的把控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