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行业洗牌加剧 进入质量比拼时代
2016-03-11 来源:本站原创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动力锂电池上市公司2015年均赚得盆满钵满。不过,从2016年一季度开始,业绩分化开始显现,行业龙头优势凸显。在经历了2015年动力锂电池行业产能突飞猛进的扩张之后,2016年行业将由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行业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随着下半年供求关系转变,行业洗牌将进一步加剧,龙头企业的优势将进一步突出。
从2016年一季度的情况看,动力锂电池供过于求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据工信部数据,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1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万辆,同比增长144%,但环比去年12月9.98万辆的产量大幅下滑。另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统计数据,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3748辆,同比增长1.8倍,环比去年12月3.7万辆的销量下降了63%。
经历了去年动力锂电池行业突飞猛进的产能扩充后,2016年,动力锂电池行业将从数量时代进入质量时代,龙头企业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2015年新能源汽车实现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电池供不应求,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成为2015年募投最为密集的领域。比亚迪、杉杉股份、德尔家居、大东南、赢合科技等上市公司纷纷定增投入锂电池产业链,动力锂电池产能得到极大扩充。动力锂电池产能急剧扩张,同时与国际巨头相比,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在电池的一致性、稳定性、循环寿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差距。产能总体规模急剧扩张,但有效产能不足。
同时,随着国际动力锂电池巨头纷纷进军中国,国内锂电池企业的压力空前巨大。2015年10月,三星SDI西安工厂竣工,该工厂拥有年产4万台高性能汽车动力(纯电动EV标准)电池生产线,生产线涵盖了生产汽车动力电池单元与模块的全工艺流程。10月27日,LG化学南京工厂竣工,本次建成的LG化学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工厂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0万台以上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生产规模,挤入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前列。去年年底,全球排名第一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松下也宣布将在中国大连投资建厂。
面对上述局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推动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在关键材料、电池系统等共性、基础技术研发上集中发力。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根据动力电池性能、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质量、安全等各方面成败,工信部联合了行业内外九家企业,目前已经投入5亿元资本金,正在组建动力电池研究院或者动力电池研究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