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青岛海尔2017年度三季报可以清楚看到,2018年中国家电产业将在全品类套购、高端消费市场,海外市场,以及新驱动平台等四个方面,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也将会主导接下来所有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转型方向。
营业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4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2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超过利润增幅。这份漂亮的“量增利涨、现金流倍增”业绩报告,再次引发行业和市场的围观。
上述最新发布的青岛海尔2017年三季报,不只是让外界重估海尔家电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实力,更让行业和市场对中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充满期待和想象。不过,笔者却透过青岛海尔的三季报,看到隐藏其中的2018年家电产业四大发展路线图。
道路一:多品类全线套购成市场常态
最近几年来,在电器向网器的升级迭代过程中,以及家庭装修装饰一体化、成套化的消费升级浪潮中,综合性家电企业的成套化、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很多家电厂商就注意到,自去年以来,在一线市场上,冰箱、空调、洗衣机,以及厨电、小家电产品的成套化、套购化需求开始快速启动。特别是统一设计、统一色调、互联互通的成套化家电产品,开始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
与此同时,一个家庭同时购买多台空调、多台冰箱和洗衣机的消费热潮,也开始成为主流。其中“一柜两挂或三挂”成为空调市场的主流,而洗衣机+干衣机、大洗衣机+婴童小洗衣机、洗衣机+洗鞋机等组合开始在消费市场启动,冰箱+冰柜、冰箱+酒柜的组合,也开始悄然兴起。
海尔三季报的相关品类出货数据,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消费新理念,正在成为刺激需求、拉动增长的最大红利。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尔冰箱冷柜业务同比增长35%、洗衣机业务同比增长41%、空调业务同比增长63%、厨卫业务同比增长76%。从冰箱、洗衣机到空调、厨卫产品,海尔均实现同比大幅度出货增长,这正是基于多品类协同下的成套购买效应拉动。特别是在智慧家庭、智慧生态的互联互通互控下,海尔全品类家电的协同引爆,已是水到渠成。
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上,海尔冰箱市场份额达到31.14%,稳居第一,份额是排名第二的2.5倍;海尔洗衣机市场份额29.46%,稳居第一,份额是排名第二的1.7倍。海尔热水器市场份额占比16.9%,海尔家用空调市场占比11.07%,均保持稳定增长;这一组数据则表明,在海尔家电市场占比已经稳居第一,并且占据绝对领先优势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增长,无疑最大的动力就是家庭的多台套购拉动。
道路二:高端消费市场从风口变蛋糕
转战高端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是最近一年多来,中外企业在中国家电市场共同追求和突破的方向,这也是中国家电企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拐点。如今,高端消费市场已经从家电行业的新风口,快速落地之后变成可以快速抢夺的新蛋糕。
作为海尔集团旗下,专注高端消费人群的高端家电卡萨帝,其于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41%,全面跑赢今年家电市场整体发展速度。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涉及高端消费人群的三大品类的关键性指标上,卡萨帝的表现更为惊艳:在万元以上冰箱市场上,卡萨帝占比30%;在万元以上洗衣机市场上,卡萨帝占比高达49%;在1.6万元以上空调市场上,卡萨帝占比47%。
卡萨帝作为中国家电高端消费市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只是见证中国高端家电消费市场的悄然兴起和规模化起风,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家电企业的高端转型开辟新的道路,并指明新的方向。最终让高端转型不只是趋势、方向和概念,而是真正成为推动中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支撑。
近年来,在众多家电企业在转战高端市场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三大挑战难以破局:有产品没品牌、有概念没技术、有想法没办法。特别是最近一年多年,中国家电企业的高端化转型遭遇了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价不匹配,高端成为产品高定价和市场概念的炒作,缺乏真正的品牌、产品和技术的系统支撑。
从卡萨帝销售规模的大幅度增长,到卡萨帝在万元以上家电市场上的大幅度领先,一系列数据表明:高端消费市场已经成为“触手可得”的新商业蛋糕,但没有原创性、差异化精品支撑的高端转型,只会“昙花一现”。必须要打通技术、产品、制造与营销、品牌、服务,构建中国家电独有的高端价值体系。
道路三:海外市场唯一出路品牌制胜
到海外去,向海外市场要增长、要利润、要空间,这是早在多年前中国家电产业就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如何真正实现在海外市场崛起,坚持自有品牌、自主经营和自主驱动,却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唯一的出路。
在自有品牌和自主经营的新跑道上,海尔已经率先尝到了甜头。今年前三季度,海尔家电的海外收入达到507亿元,占比突破42%。接下来这一数字有望继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尔海外营收大幅度增长背后,则是营收近100%来自于自有品牌,而不是靠贴牌、代工获得的商业订单。
海尔家电的全球品牌零售量份额,已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今年海尔家电全球市场占比创新高、达到10.3%,表明海尔在海外市场的自有品牌经营策略正“渐入佳境”。一组数据更有说服力:在巴基斯坦,海尔是当地家电市场第一品牌;在印度,海尔收入同比增长31%;在俄罗斯,海尔家电收入同比增长86%;在尼日利亚,海尔冰洗市场稳居第一;在以色列,海尔对开门冰箱市场占比超过40%。
正所谓“梅花香出苦寒来”。如今海尔在海外市场上自有品牌经营策略,已经步入了阶段性的收获期。背后,则是在过去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海尔代表中国家电在海外市场上率先走出从贴牌代工的贸易模式,通过一系列差异化、原创性的精品,不断刷新和改变世界对于中国制造的认知,向全球用户证明海尔创造、海尔品牌、海尔产品,已经成为世界家电的标杆,引领全球消费的潮流,完成中国家电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引领、产品引领、技术引领到品牌引领持续跨越。
以自主品牌迎战海外市场为起点,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尔不只是通过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持续经营和参与竞争,找到中国企业在全球进一步规模化突破和品牌化崛起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说,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驱动下、在“全球经营、征战高端”家电转型战略引领下,征战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家电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坚持原创科技、首创新品与自主品牌的多轮驱动经营策略,正是海尔带给中国家电业的新启示。
道路四:技术产品市场到全平台驱动
技术的创新、产品的迭代,以及消费理念的升级加速,推动整个家电市场已经从一维的价格竞争,转向二维的产品和技术竞争,并最终开启了三维的全平台、全空间新驱动。这将打破传统家电产业的发展和竞争边界,赋予行业和企业新的增长动力和体系。
透过海尔三季报可以清楚看到:近年来,在海尔面向互联网时代的“人单合一”创新探索过程中,已经成功孵化“U+智慧生活平台”、“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OSO顺逛社群生态平台”三大平台,首次以用户交互为中心,从技术创新、产品定义、智能制造,以及营销服务,建立一个平台化的生态体系。
对于中国家电产业而言,海尔的U+智慧生活、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和OSO顺逛社群生态,不只是首次跳出工厂为中心的制造产业链、建立用户为中心的智慧生态链,更重要的是打响一场家电产业的升维战,通过以平台驱动为引擎,整合技术、制造、产品、营销、品牌、服务等资源,从而建立起工厂与用户的实时交互和反馈体系。
目前,U+智慧生活主要关注智能场景和生态体系的打造,已经完成网器销量840万台,同比增长222%;作为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COSMOPlat,正在打造中国制造转型的新标杆,已经形成覆盖11个行业、1300家中小企业,以及380万生态资源,用户大规模定制量达到714万台,同比增长870%;OSO顺逛社群生态平台,正在探索一条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新通路,通过将网店、实体店和微店的三店合一,不是以商品为中心的“O2O”而是以人为中心的“OSO”,开启人单合一下的营销服务平台,目前顺逛平台交易规模达30亿元,社群近2万个、61万个顺逛微店主、1.6万家顺逛O2O店。
让用户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变革、创新、转型的最大动力,这是过去12年来海尔面向互联网时代探索创新的最大收获。事实上,海尔不只是为家电产业持续发展、扩张找到这一方向,还基于自身的组织架构颠覆、管理体系创新、经营模式变革,以及商业逻辑突破,找到了让用户参与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具体路径和手段,率先在世界家电产业开启了“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领航之路。
海尔三季报的分析和解读之后,还重点对企业的行业地位进行重点介绍,即白色家电规则制定者与引领者、世界级品牌和全球化运营,物联网时代智慧家庭行业的引领者。这不只是为中国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路径,即要想真正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关键要成为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还进一步明确方向,即从家电产品制造商,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家庭服务商。